心绞痛,如同隐匿在心脏深处的“定时炸弹”,随时可能对生命发起威胁,作为一名麻醉医生,我深知其严重性,它是心脏疾病的重要警示信号,不容忽视。
心绞痛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,导致心肌急剧的、暂时的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,其疼痛特点多为发作性胸痛,疼痛部位主要在胸骨后或心前区,可放射至左肩、左臂内侧、无名指和小指等部位,疼痛性质多为压榨性、闷痛或紧缩感,一般持续 3 - 5 分钟,很少超过 15 分钟。
诱发心绞痛的因素众多,劳累、情绪激动、饱食、受寒、阴雨天气等都可能成为导火索,当患者从事重体力劳动、快速行走、剧烈运动时,心脏负荷加重,需氧量增加,而此时冠状动脉供血却不能相应增加,便容易引发心绞痛,情绪波动过大,如过度兴奋、愤怒、焦虑等,会导致体内交感神经兴奋,使心率加快、血压升高,心肌耗氧量增加,也可能诱发心绞痛发作。
对于心绞痛患者,及时准确的诊断至关重要,典型的心绞痛症状结合心电图检查、心肌酶谱检测等手段,一般不难诊断,心电图在发作时可出现 ST 段压低、T 波倒置等改变,缓解后可恢复正常,心肌酶谱检测有助于判断是否发生心肌梗死,因为心肌梗死往往是在心绞痛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来。
一旦确诊为心绞痛,治疗刻不容缓,药物治疗是基础,如硝酸酯类药物可扩张冠状动脉,增加心肌供血;β受体阻滞剂能降低心肌耗氧量;钙通道阻滞剂可抑制心肌收缩,扩张血管,患者需注意休息,避免劳累和情绪激动,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,如戒烟限酒、低脂低盐饮食等。
在麻醉工作中,我们更是对心绞痛患者格外关注,因为手术和麻醉过程可能会进一步加重心脏负担,诱发心绞痛发作甚至心肌梗死,术前我们会全面评估患者的心脏功能和心绞痛病情,制定详细的麻醉方案,尽量减少对心脏的不良影响,术中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,及时调整麻醉深度和用药剂量,确保患者安全度过手术期。
心绞痛是心脏发出的求救信号,我们必须高度重视,无论是患者自身还是医护人员,都要加强对心绞痛的认识和防治,守护好心脏这片生命的“绿洲”,让生命不再受到心绞痛的威胁,绽放出应有的光彩。
发表评论
警惕心绞痛,它不仅是胸口的隐痛警告器更是生命的紧急警示信号。
警惕心绞痛,它不仅是胸口的隐痛警告器更是生命的紧急警示信号。
添加新评论